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王醇甫藏秃笔三首(其三)赏析

次韵王醇甫藏秃笔三首(其三)

宋 · 项安世
剡剡兰台缀不亭,翩翩鹦鹉健相陵。
少时锋颖先毛遂,晚岁头颅嗣祖能。
杜老壁间留扫马,符王宫里罢栖蝇。
莫欺贫士无檀施,时向文房度一僧。

注释

剡剡兰台:清雅的兰台。
缀不亭:独自矗立。
翩翩鹦鹉:轻盈的鹦鹉。
健相陵:互相挑战。
少时:年轻时。
锋颖:才华出众。
毛遂:毛遂自荐。
晚岁:晚年。
头颅嗣祖能:智慧继承祖辈。
杜老:杜甫。
壁间留扫马:墙壁上的扫帚痕迹。
符王宫里:符王宫中。
罢栖蝇:不再有苍蝇盘旋。
贫士:贫穷书生。
檀施:财富。
文房:书房。
度一僧:邀请僧人共度。

翻译

清雅的兰台独自矗立,鹦鹉轻盈地互相挑战。
年轻时才华出众如毛遂自荐,晚年智慧继承祖辈的风范。
杜甫的墙壁上还留有扫帚的痕迹,符王宫中不再有苍蝇盘旋。
不要小看贫穷书生没有财富,他们偶尔也会邀请僧人共度文房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次韵王醇甫藏秃笔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兰台为背景,描绘了一支秃笔的形象,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了笔的坚韧与不凡。"剡剡兰台缀不亭"描绘了秃笔虽残缺但仍点缀在书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存在感。"翩翩鹦鹉健相陵"则以鹦鹉的矫健形象,象征笔虽然秃,但精神犹在,敢于挑战。

"少时锋颖先毛遂"借战国时毛遂自荐的故事,赞美笔在年轻时就展现出锐利的才情。"晚岁头颅嗣祖能"进一步强调笔即使年老,其价值和能力依然承继了祖先的传统。诗人接着引用杜甫和符王的典故,"杜老壁间留扫马"暗示笔曾被杜甫珍视,"符王宫里罢栖蝇"则表明它曾被符王宫中的人们视为高洁之物。

最后两句"莫欺贫士无檀施,时向文房度一僧",诗人以贫士自比,表达出即使身处贫困,仍有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这支秃笔有时也会被用来书写,甚至可能被和尚用于修行,体现了笔的实用价值和精神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秃笔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岁月流转以及贫富境遇的感慨,富有哲理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