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纳凉
宋 · 吕同老
靡靡市廛尽,杳杳泉石闲。
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
飞甍纳馀辉,丹雘粲以繁。
巍然青莲宫,俯此碧玉阑。
化人淡无为,趺坐观尘寰。
支郎杳不逢,玄蝉噪其间。
昔贤憩游地,眢井潜龙蟠。
咏歌之所传,百世犹不刊。
我生悦超旷,危磴重跻攀。
归隐谅未能,溯风发长叹。
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
飞甍纳馀辉,丹雘粲以繁。
巍然青莲宫,俯此碧玉阑。
化人淡无为,趺坐观尘寰。
支郎杳不逢,玄蝉噪其间。
昔贤憩游地,眢井潜龙蟠。
咏歌之所传,百世犹不刊。
我生悦超旷,危磴重跻攀。
归隐谅未能,溯风发长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靡靡:形容繁华。市廛:市区街道。
杳杳:深远、寂静。
爽籁:清脆的声音。
甍:屋脊。
丹雘:红色的颜料,代指朱红。
化人:修炼成仙的人。
趺坐:盘腿打坐。
眢井:废弃的井。
刊:消除、磨灭。
危磴:险峻的台阶。
溯风:逆风。
翻译
繁华市区已消失,清幽山水静无边。灌木丛生遮榛莽,清脆声音弥漫空山。
高耸屋脊接纳余晖,朱红色彩斑斓繁多。
巍峨的青莲宫,俯瞰着碧玉栏杆。
修炼之人淡泊无为,盘腿坐着看人间。
支郎身影难觅,玄蝉在其中鸣叫。
这是古代贤士游息之地,废弃的井中隐藏着龙盘。
这里流传的咏歌,千百年来仍被传颂。
我生性喜好超脱,险峻阶梯再次攀登。
归隐之事恐怕不能实现,只能逆风而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纳凉的景象。"靡靡市廛尽,杳杳泉石闲"表达了远离尘嚣、深藏于自然之中的意境,"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则形容了树木繁茂、清风习习的景色。"飞甍纳馀辉,丹雘粲以繁"中,“飞甍”指的是轻盈飘逸的云气,“丹雘粲以繁”则是对山光的描写,给人以神秘而又华丽的感觉。"巍然青莲宫,俯此碧玉阑"中,“青莲宫”应该是一处风景优美的佛寺,“碧玉阑”则形容了寺院中的栏杆,如同碧玉一般精致美丽。
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体会到了“化人淡无为”的生活哲学,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心境。"趺坐观尘寰"则是诗人静坐观察世界的姿态,显示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气质。
接下来的"支郎杳不逢,玄蝉噪其间"可能是在描写寺院中的某些特定景物或声音,而"昔贤憩游地,眢井潜龙蟠"中,“昔贤”指的是古代的智者或高僧,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足迹和传奇。
最后,"咏歌之所传,百世犹不刊"表达了对这处风景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赞美,它们将被人们不断地吟唱和纪念。"我生悦超旷,危磴重跻攀"中,“超旷”指的是广阔无垠的胸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归隐谅未能,溯风发长叹"则是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自由和解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俗、享受宁静与自然之美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