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非狐
清 · 洪亮吉
天门开焦梨,狗子天边来。
狐非狐,貉非貉。
吠声长,达河朔。
青雀何嗷嗷,新巢复旧巢。
旧巢鹦鹉啄,新巢饱犬腹。
犬乎犬乎尔何酷,会见金鸡树头哭。
狐非狐,貉非貉。
吠声长,达河朔。
青雀何嗷嗷,新巢复旧巢。
旧巢鹦鹉啄,新巢饱犬腹。
犬乎犬乎尔何酷,会见金鸡树头哭。
鉴赏
这首诗《狐非狐》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狐狸与狗之间的冲突,以及对社会现象的隐喻。
首句“天门开焦梨,狗子天边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奇异的画面,仿佛在说天空之门打开,一只小狗从遥远的地方飞奔而来,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伏笔。
接着,“狐非狐,貉非貉”两句,直接点明主题,狐狸和貉在这里并非真正的狐狸和貉,而是象征着某种社会角色或现象,暗示了诗中所要探讨的是人性和社会问题。
“吠声长,达河朔”描述了狐狸的叫声传遍了辽远的北方,这里的“吠声”不仅是狐狸的叫声,也暗喻了社会上某种声音的传播,可能代表了某种不公、不满或反抗的声音。
“青雀何嗷嗷,新巢复旧巢”两句,通过青雀在新旧巢穴间穿梭的行为,隐喻了社会变迁中个体的适应与选择,同时也反映了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交织。
“旧巢鹦鹉啄,新巢饱犬腹”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旧有的资源被某些人(鹦鹉)占据,而新的资源则被另一些人(狗)所享用,揭示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和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最后,“犬乎犬乎尔何酷,会见金鸡树头哭”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里“金鸡”可能象征着希望、变革或正义,而“树头哭”则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悲叹,预示着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艰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以及这些现象对个体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和警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