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儿(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只是萦怀抱,贤愚已可知。
清贫长在外,教诲未多时。
苦竹纤纤笋,寒花袅袅枝。
参差催老大,却望长成迟。
清贫长在外,教诲未多时。
苦竹纤纤笋,寒花袅袅枝。
参差催老大,却望长成迟。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诸儿(其一)》,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复杂心情。
首句“只是萦怀抱,贤愚已可知”,开篇即流露出对子女未来的深深忧虑与期待。诗人认为,无论子女将来是贤良还是愚笨,他们的性格和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初现端倪,这既包含了对子女成长的关切,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接着,“清贫长在外,教诲未多时”两句,揭示了诗人作为父亲,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无奈。在清贫的环境中,他深知给予子女的教诲时间有限,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环境的担忧以及对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苦竹纤纤笋,寒花袅袅枝”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子女的成长。苦竹的嫩笋和寒花的细枝,象征着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参差催老大,却望长成迟”则表达了诗人对子女成长速度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孩子们逐渐长大,但诗人却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慢,似乎每一步成长都显得格外珍贵和漫长。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子女成长的喜悦,也蕴含了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子女未来无限期许的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子女未来的深切关怀,也有对生活现实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