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夕有怀
明 · 刘崧
竹炉瀹茗火初残,苔榭收书露未乾。
频剪烛花知夜久,偶拈酒斝觉春寒。
社前有客锄瓜地,乱后谁家理药栏。
不为閒情愁不寐,爱看明月过林端。
频剪烛花知夜久,偶拈酒斝觉春寒。
社前有客锄瓜地,乱后谁家理药栏。
不为閒情愁不寐,爱看明月过林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春夕有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闲适的夜晚画面。首句“竹炉瀹茗火初残”,通过“竹炉”煮茶和“火初残”的细节,展现出诗人独坐品茗的情境,暗示时间已晚。接下来,“苔榭收书露未乾”,进一步描绘了书房的环境,露水未干,显示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频剪烛花知夜久”写诗人为了驱散长夜的孤寂,频繁地剪烛花照明,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而“偶拈酒斝觉春寒”则借饮酒取暖,感受到春天的寒意,暗含着对温暖人际关系的渴望。
“社前有客锄瓜地,乱后谁家理药栏”两句,通过想象他人在战乱后的田园劳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宁的向往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最后一句“不为閒情愁不寐,爱看明月过林端”,诗人以欣赏明月作为自我安慰,表明即使在失眠之夜,也因内心闲情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而得以释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景象,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淡泊中不失关怀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