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屏居有感
明 · 王世贞
偃息衡门下,旦夕寡来躅。
澄露将微风,披洒中所欲。
外苛稍已蠲,畴能解中燠。
玄蝉高树间,哀吟递相属。
不念金气厉,令我白日促。
循往心既乖,慨来身如束。
顾视庭之幽,兰芬一何馥。
幸免当门锄,居然安空谷。
澄露将微风,披洒中所欲。
外苛稍已蠲,畴能解中燠。
玄蝉高树间,哀吟递相属。
不念金气厉,令我白日促。
循往心既乖,慨来身如束。
顾视庭之幽,兰芬一何馥。
幸免当门锄,居然安空谷。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初秋屏居有感》描绘了作者在衡门静养的生活情景。首句“偃息衡门下”表达了诗人归隐简静的生活状态。接下来,“旦夕寡来躅”暗示了日常访客稀少,生活清寂。诗人享受着“澄露将微风”的自然恩赐,感到身心舒畅。
然而,外部世界的烦扰并未完全消除,“外苛稍已蠲,畴能解中燠”表达了对世俗压力的减轻,但内心仍有忧虑。蝉鸣声声,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玄蝉高树间,哀吟递相属”,寓言自己在岁月催促下的无奈。
“不念金气厉,令我白日促”进一步表达了对秋季严寒的担忧,以及对时光匆匆的忧虑。诗人意识到过去的追求与当前的境遇不符,“循往心既乖”,感到身陷困境。“慨来身如束”形象地刻画出内心的束缚感。
尽管如此,诗人并未完全沉溺于忧郁,反而在庭园的幽静和兰草的芬芳中找到了慰藉,“顾视庭之幽,兰芬一何馥”。他庆幸自己得以避免尘世纷扰,安然置身于山谷之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秋的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