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两山侍郎仲氏儒而医解后会稽索诗识别
宋 · 林景熙
我怀两山翁,夙抱经济略。
曾驱部使车,所至问民瘼。
昆阳斗大州,渔吏久竭泽。
三尺行风霆,四知厉冰檗。
公馀接寒士,促膝谈礼乐。
以我独闭门,前茅访林壑。
当途尽挟贵,此道可敦薄。
浮云于我如,霖雨用汝作。
如何岁龙蛇,斯人竟冥漠。
平生诗万篇,耿耿志谁托。
颇闻仲氏贤,风骨似其伯。
尔来一披雾,月梁慰离索。
纷纷鸡鹜中,夭矫见孤鹤。
阳秋皮里鉴,太素指下脉。
犹有刀圭功,可敌廊庙爵。
四百有四病,如禽应弦落。
真病在人心,问君有何药。
曾驱部使车,所至问民瘼。
昆阳斗大州,渔吏久竭泽。
三尺行风霆,四知厉冰檗。
公馀接寒士,促膝谈礼乐。
以我独闭门,前茅访林壑。
当途尽挟贵,此道可敦薄。
浮云于我如,霖雨用汝作。
如何岁龙蛇,斯人竟冥漠。
平生诗万篇,耿耿志谁托。
颇闻仲氏贤,风骨似其伯。
尔来一披雾,月梁慰离索。
纷纷鸡鹜中,夭矫见孤鹤。
阳秋皮里鉴,太素指下脉。
犹有刀圭功,可敌廊庙爵。
四百有四病,如禽应弦落。
真病在人心,问君有何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两山翁:对某位隐居或有德望的老人的尊称。经济略:经世济民的策略或才能。
民瘼:百姓的疾苦。
昆阳:地名,此处可能象征小地方。
刀圭功:比喻微小而重要的贡献。
廊庙爵:朝廷的高位。
翻译
我怀念那位两山翁,他早年怀抱经世济民的策略。他曾驾驭官府的车马,到各地询问百姓疾苦。
昆阳虽是个小州,但渔夫长久以来已耗尽了湖泊资源。
他的威严如同雷霆,公正无私如冰霜。
公务之余,他接待贫寒之士,与他们讨论礼乐。
我独自关门静思,却像他一样深入山林寻求智慧。
面对权贵当道,他坚守道义,希望社会风气淳朴。
对于我来说,你的才华就像及时雨,能带来改变。
为何这样的人才,在这世间默默无闻?
他一生写下万篇诗篇,满腔热忱却无处寄托。
听说仲氏家族贤良,他的风骨酷似他的兄长。
自从那时起,你拨开迷雾,如明月照亮我孤独的心灵。
在纷乱的世俗中,你犹如孤鹤独立,卓尔不群。
你的洞察力如同秋日皮里春秋,直指事物本质。
你的才华仍有救治国家的力量,堪比庙堂之位。
然而,世间有四百四十种病症,你一针见血地指出。
真正的病症在于人心,你有什么良药可以医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对李两山侍郎的敬仰与怀念之作。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李两山的深深敬佩,他赞赏李两山早年怀抱经世济民的理想,曾亲自考察地方,关心百姓疾苦。李两山治理有方,如同雷霆行令,廉洁公正。他不仅政务出色,还热衷于接见贫寒之士,讨论礼乐之道。诗人感叹自己只能闭门读书,而李两山则投身于实际事务,影响深远。
然而,李两山英年早逝,诗人为其才华未得充分施展而惋惜。他提到李两山的儿子仲氏,称赞其继承了父亲的风骨和医术,犹如孤鹤在尘世中卓尔不群。诗人认为仲氏仍有救治社会弊病的能力,堪比朝廷重臣。然而,社会上充斥着诸多问题,诗人感慨人心之病更为深重,询问是否有良药可以疗救。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李两山的崇敬,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后继者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