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寺遣暑作
明 · 王世贞
岩泉饶奇趣,松柏寄远迹。
如何孤兰若,局蹐四蓬壁。
慈云不垂荫,朱离苦相射。
赫矣尼连火,邈哉阿耨泽。
四大久厌离,诸缘归灭寂。
是以烦恼身,更称清凉宅。
夜梵流妙音,朝观离空色。
窃从庞居士,巾发恣所适。
如何孤兰若,局蹐四蓬壁。
慈云不垂荫,朱离苦相射。
赫矣尼连火,邈哉阿耨泽。
四大久厌离,诸缘归灭寂。
是以烦恼身,更称清凉宅。
夜梵流妙音,朝观离空色。
窃从庞居士,巾发恣所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弥陀寺遣暑作》,描绘了他在寺庙中度过暑日的体验。诗人以岩泉、松柏和孤兰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禅意。他感叹自己如同局促在四壁之间的兰草,渴望得到慈云的庇荫,却受到烈日的炙烤。诗人将佛家教义融入其中,表达出对涅槃解脱的向往,认为烦恼之身在清凉的佛法中找到了归宿。
“赫矣尼连火,邈哉阿耨泽”运用象征手法,尼连火喻指世俗的炽热,阿耨泽则象征极乐净土的清凉。诗人进一步阐述,四大皆空,一切缘起缘灭,烦恼与清凉是对立统一的两面。夜晚,梵呗声如妙音流淌,早晨则观照无我之境,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生活的深深沉浸。
最后,诗人表示要效仿庞居士的洒脱,随心所欲地享受这种清修生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王世贞深厚的佛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