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堰滩
宋 · 杨万里
为爱溪流箭样湍,戏抛乱石障清澜。
忽如亚父撞玉斗,又似仲尼鸣象环。
整北移南教尽怒,从朝至午不知还。
便饶滟滪三巴峡,也当龙门八节滩。
忽如亚父撞玉斗,又似仲尼鸣象环。
整北移南教尽怒,从朝至午不知还。
便饶滟滪三巴峡,也当龙门八节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湍:形容水流急促。障:阻挡,这里指激起波澜。
亚父:范增,项羽的谋士。
玉斗:古代饮酒器,此处比喻激流。
仲尼:孔子的别称。
鸣象环:象环,古代乐器,此处比喻敲击声。
教尽怒:形容水流汹涌,如同教导船工如何应对怒涛。
滟滪:长江中的礁石,险滩。
三巴峡:古代地名,长江上的险要地段。
龙门八节滩:黄河上的著名险滩。
翻译
因爱溪水如箭般湍急,随意投掷乱石激起层层波澜。忽然像范增猛撞玉杯,又仿佛孔子敲响象牙环。
指挥船只南北穿梭,激起的怒涛连绵不断,从早到午都不知疲倦。
即使有滟滪堆和三巴峡的险阻,也比不上龙门的八节滩那般惊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为爱溪流箭样湍,戏抛乱石障清澜。”这里,诗人以“箭样湍”形容溪水的迅猛与力量,仿佛在展示着生命力之强大。而“戏抛乱石障清澜”则是对人与自然之间游戏般关系的描绘,显示出诗人对于这场景的喜悦和融入其中的情怀。
“忽如亚父撞玉斗,又似仲尼鸣象环。”这里引用了古代名人的比喻,“亚父”指的是古代能工巧匠之首的鲁班,用他的名字来形容手艺高超的人;而“仲尼”则是孔子的尊称,意指其智慧和教诲如同鸣响的象环,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人通过这些比喻强调了溪水之美丽与生命力的伟大。
“整北移南教尽怒,从朝至午不知还。”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情感的变化,诗人沉浸在这片刻间,甚至忘却了时间的流转和自己的归途。这里也可解作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面对自然美景时,那份激动与感慨至深,超越了平日的教条与束缚。
“便饶滟滪三巴峡,也当龙门八节滩。”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这溪流之美的极致赞叹,通过对其他著名景点的提及,来强调眼前溪水之美,不输于那些闻名遐迩的风景。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情感深刻体验与感悟,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怀与大自然美妙境界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