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四)
唐 · 杜甫
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
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注释
鼓角:战鼓和号角。缘边郡:边境地区。
川原:河流平原。
欲夜时:夜晚即将来临。
殷地发:如雷鸣般震撼大地。
风散:风吹过。
入云悲:带起悲伤的情绪。
抱叶:紧紧抱住树叶。
寒蝉:寒冷中的蝉。
静:静默。
独鸟迟:孤独的鸟儿归巢慢。
万方:各地。
声一概:声音混杂。
吾道:我的道路。
竟何之:最终将去往何处。
翻译
战鼓和号角的声音在边境回荡,夜晚即将降临河流平原。秋日的声响如雷鸣般震撼大地,风吹过,带起悲伤的情绪飘向云端。
寒冷中,蝉紧紧抱住树叶保持静默,孤独的鸟儿归巢速度缓慢。
各地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我的道路又将通向何方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孤寂的氛围。开篇“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两句,通过军鼓和牛角号角的声音,以及河川平原在夜幕降临前的静谧,勾勒出边疆小镇即将入夜的宁静景象。
接着,“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两句,以秋天特有的沉郁气氛和大自然的声音,以及风吹过时带来的淡淡哀伤,为诗境增加了一层深远。这里的“殷地”指的是边塞之地,而“风散入云悲”,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遥远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两句,更进一步描绘出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孤寂。蝉在树叶间发出了凄凉的声音,而归巢的鸟儿也显得异常孤单和迟缓,这些细节都增加了诗歌的苍茫感。
最后,“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迷惘与思考。面对四周的一切声音汇聚成一种共鸣,而自己的生命轨迹却显得如此渺小和不确定,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困惑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又充满深意,情感真挚,体现出诗人在边塞生活中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