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钱塘江戏为问答(其一)
明 · 王世贞
九月钱塘浪,无风也拍天。
侬今渡江去,为复住江边。
侬今渡江去,为复住江边。
鉴赏
这首诗以钱塘江的壮阔景象开篇,描绘了九月时节钱塘江潮水汹涌澎湃,即使无风,波涛也能拍击云天的壮观情景。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叹。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我如今渡江而去,究竟是为了前往江的彼岸,还是选择留在江边?”这个问题既是对自身行旅目的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方向和选择的一种隐喻。它暗示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选择的重要性,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钱塘江的壮丽景色,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钱塘江的自然景观成为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使得这首诗既有视觉上的震撼,又富含哲理意味,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