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三百三首(其七十)赏析

诗三百三首(其七十)

唐 · 寒山
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
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
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
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

注释

猪:猪。
吃:食用。
死人肉:死人的肉。
人:人。
吃死猪肠:食用死猪的内脏。
不嫌:不嫌弃。
人臭:人的恶臭。
反道:反而。
猪香:有香气。
猪死:猪死后。
抛水内:丢进水中。
人死:人死后。
掘土藏:埋入土中。
彼此:两者。
莫相啖:不要互相吞噬。
莲花生:莲花重生。
沸汤:沸水。

翻译

猪吞食死人的肉,人则食用死猪的内脏。
猪并不嫌弃人的恶臭,反而觉得人有香气。
猪死后被丢进水中,人死后则被埋入土中。
两者不要互相吞噬,因为生死轮回,就像莲花在沸水中重生。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猪和人的死后遭遇,表达了对人世间生与死、食物链以及生命尊严的深刻思考。诗中“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两句,直接而强烈地揭示了生命之间相互为食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反映出人类对动物的利用与消费。

然而,“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则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种关系,指出了人类对于食物的选择性记忆和接受程度。人们可能不会因为猪吃过人的肉而嫌弃猪肉,但却对猪有着特定的味觉享受,这种双重标准值得深思。

“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两句描绘了生灵去世后的不同命运,猪的尸体被随意丢弃在水中,而人的遗体则得到相对的尊重和安葬。这一对比不仅凸显出人类对于自身与动物生命价值判断的差异,也映射出了人类社会对于死者处理方式的复杂情感。

最后,“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则是诗人的一种愿望或呼吁,希望在这充满食物链冲突和生命尊严问题的人世间,能够达成一种共存的和谐状态。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且能在沸腾的汤中保持清香,象征着纯洁与高贵,是诗人对于未来理想状态的一种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生命、食物和死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社会伦理以及人类本性的深邃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