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梅诗
宋 · 吴则礼
玉妃从以万玉女,正倚广寒琪树柯。
端怜横笛陇头罢,不恨落梅江上多。
翠袖清尊知老矣,薰炉茗椀奈侬何。
梦惊篷背遽如许,会唤阳春有艳歌。
端怜横笛陇头罢,不恨落梅江上多。
翠袖清尊知老矣,薰炉茗椀奈侬何。
梦惊篷背遽如许,会唤阳春有艳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玉妃:指月宫仙女嫦娥。万玉女:形容众多仙女。
广寒琪树:广寒宫中的神树,象征仙境。
横笛:古代的一种竹制吹奏乐器。
陇头:地名,古代诗词中常用来代指远方。
落梅:梅花飘落,象征春去冬来。
翠袖:绿色的衣袖,形容女子。
清尊:清酒,泛指美酒。
奈侬何:对…无可奈何。
篷背:船篷或帐篷的背面,这里可能指梦境中的场景。
阳春:春天的歌曲,也指优美的音乐。
翻译
月宫仙女带领着众多仙女,正倚靠在广寒宫中的琪树树枝。特别怜惜那笛声在陇头停止,不遗憾梅花落在江面上太多。
青色衣袖和清酒已知我年老,香炉和茶碗又能如何抵挡岁月。
梦中惊醒,发现篷背的变化如此之大,醒来后定会唤来美妙的春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妃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倚靠着琪树,手中握着玉笛,仿佛刚刚停止了演奏。诗人通过“不恨落梅江上多”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孤寂状态的无奈。"翠袖清尊知老矣"一句,则透露出贵妃对青春易逝、时光飞逝的感慨。
"薰炉茗碗奈侬何"表明了她在寒冷中寻求温暖和慰藉,但却又感到无从排解内心的寂寞。诗人接着写道:“梦惊篷背遽如许”,贵妃在梦中惊醒,反映出她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不安和焦虑。
最后,“会唤阳春有艳歌”则表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她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听到春天的歌谣,从而摆脱目前的寂寞和孤独。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封建时代贵族女性的心境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