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张洞纪游用万弘德上舍韵赏析

张洞纪游用万弘德上舍韵

明 · 杭淮
重游名山三月暮,杂花洞口春溟濛。
扪萝累足入地底,逸思飘然凌太空。
举头颠厓若覆盖,琼脂玉乳悬玲珑。
危台百尺俯幽奥,疑与玄圃沧溟通。
中有石笋起撑突,傍觉巨象驮蒙茸。
烟云氤氲不出户,时有石燕飞空中。
蟠拿又如伏虎豹,踊跃或似舞蛟龙。
千态万状接不暇,吐舌骇此造化工。
眼无庐山瀑布泉,暗滴石上时淙淙。
把炬搜奇更深入,日午重关掩曈昽。
手抚石床蹴丹田,恍闻玉女歌仙童。
丹田芝荒石床冷,至今修鍊留遗踪。
世上三十六洞天,不知谁者似张公。
吾生足迹半天下,空闻海上有方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名山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洞口的春景、岩石的形态、烟云的缭绕以及石燕的飞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美的氛围。诗人通过“危台”、“石笋”、“石燕”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融入了神话色彩,赋予了山水以生命和灵性。

“眼无庐山瀑布泉,暗滴石上时淙淙”,将庐山瀑布与山中水声相提并论,虽未直接描绘瀑布,却通过“暗滴石上”的水声,暗示了瀑布的存在,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把炬搜奇更深入,日午重关掩曈昽”,描述了诗人深入探索的过程,直到日中时分,山中的门户被夕阳遮蔽,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探索的艰难。

最后,“手抚石床蹴丹田,恍闻玉女歌仙童”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触摸石床、聆听仙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和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