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夜发
明 · 周瑛
扁舟发初夜,渺渺入平湖。
水满天上下,云深山有无。
琴声人共远,灯影客同孤。
借问柏台树,春鸣何处乌。
水满天上下,云深山有无。
琴声人共远,灯影客同孤。
借问柏台树,春鸣何处乌。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南湖夜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独的夜晚出行图景。首句“扁舟发初夜”点明了时间与行动,扁舟在深夜启程,暗示旅程的寂静和神秘。接着,“渺渺入平湖”描绘了舟行水面,湖面广阔,舟行其上显得孤单而渺小。
“水满天上下,云深山有无”两句运用对仗,写出了湖水与天空相接,云雾缭绕山间,展现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水、天、云、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浩渺而迷蒙的自然氛围。
“琴声人共远,灯影客同孤”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琴声悠扬,却只能随风飘散,与远方的人共享;灯火微弱,照见舟中旅客的孤单背影。这两句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旅途孤寂之情。
最后,诗人以“借问柏台树,春鸣何处乌”作结,寓意深长。柏台树是古代官署的象征,此处可能暗指诗人身处官场;而春鸣的乌鸦则给人以凄凉之感,暗示未知的前路或许充满挑战。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内敛,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