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五首(其一)
唐 · 白居易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
君出臣奉行,谓之握金镜。
由兹六气顺,以遂万物性。
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
周汉德下衰,王风始不竞。
又从斩晁错,诸侯益强盛。
百里不同禁,四时自为政。
盛夏兴土功,方春剿人命。
谁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
峨峨象魏门,悬法彝伦正。
君出臣奉行,谓之握金镜。
由兹六气顺,以遂万物性。
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
周汉德下衰,王风始不竞。
又从斩晁错,诸侯益强盛。
百里不同禁,四时自为政。
盛夏兴土功,方春剿人命。
谁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
峨峨象魏门,悬法彝伦正。
翻译
一年共有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法则。国君发布命令,臣子执行,这叫做把握金镜般的治理之道。
由此顺应天地六气,万物得以自然生长。
一旦时节规律违背常规,众生就会受到灾害。
周朝和汉朝道德渐衰,王道不再竞争激烈。
接着是晁错被杀,诸侯势力愈发强大。
各地法律不统一,四季自行管理各自的事务。
盛夏还进行土木工程,春季却滥杀无辜。
谁能挽回这种失序?期待您来辅佐国家。
巍峨的象魏宫门,象征着公正的法制在高悬。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时政失序、社会动荡的诗篇,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世间秩序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当时乱象的批评。诗中的“君出臣奉行,谓之握金镜”表现了对理想君臣关系的赞美,而“周汉德下衰,王风始不竞”则揭示了历史上的政权衰微与礼制失衡。在“百里不同禁,四时自为政”一句中,诗人通过指出地方割据、各行其是的现状,反映了中央集权不足的问题。最后,“谁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表达了对能够挽救时局、重建秩序之君主或贤臣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诗人的政治理想。白居易以其平民化的文学观念著称,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希望文学能够反映社会、批评时弊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