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涛歌
清 · 洪繻
鲸鱼跋浪沧溟里,岛屿无云雷声起。
波涛澎湃天低昂,气满尾闾飓风止。
千秋万古常喑呜,自是孤臣心不死。
孤臣有谁气拍空?明人姓郑、名成功。
唐王赐与国同姓,天荒地老开鸿濛。
昔日中原纷战骑,为鹍、为鹏风摩翅。
英声直震大江南,钱塘铁弩三千避。
海枯不见孤臣心,潮落常满英雄泪。
泰山横流不能齧,咤?空有冲霄志!归来厦岛天无光,地窄不足供徜徉。
宗悫长风万里浪,回头东海望炎荒。
喝石可渡无巨浸,投鞭可断无汪洋。
骑鲸直入鹿耳门,海若辟易湘灵奔。
波浪风云生指顾,鳌柱如山日月吞。
蜑水蛮乡拔荆棘,三十六屿澎湖侧。
岛中忽现蜃气城,海外自成蛟龙国。
喘息不觉生雄风,当时早已气如虹。
天倾欲将一木拄,时携匕首摩苍穹。
划断鸿沟不纳款,欲与华岳争累卵。
忽呼渡河宗泽薨,此恨填海海难满!秋风喷礴作洪涛,忠臣气比秋风高。
唏嘘千里皆黑色,翻腾万籁为怒号。
日出扶桑不彪炳,龙蛇浮沈大力猛。
如山、如雪挟船飞,海人谓是「长鲸影」。
波涛澎湃天低昂,气满尾闾飓风止。
千秋万古常喑呜,自是孤臣心不死。
孤臣有谁气拍空?明人姓郑、名成功。
唐王赐与国同姓,天荒地老开鸿濛。
昔日中原纷战骑,为鹍、为鹏风摩翅。
英声直震大江南,钱塘铁弩三千避。
海枯不见孤臣心,潮落常满英雄泪。
泰山横流不能齧,咤?空有冲霄志!归来厦岛天无光,地窄不足供徜徉。
宗悫长风万里浪,回头东海望炎荒。
喝石可渡无巨浸,投鞭可断无汪洋。
骑鲸直入鹿耳门,海若辟易湘灵奔。
波浪风云生指顾,鳌柱如山日月吞。
蜑水蛮乡拔荆棘,三十六屿澎湖侧。
岛中忽现蜃气城,海外自成蛟龙国。
喘息不觉生雄风,当时早已气如虹。
天倾欲将一木拄,时携匕首摩苍穹。
划断鸿沟不纳款,欲与华岳争累卵。
忽呼渡河宗泽薨,此恨填海海难满!秋风喷礴作洪涛,忠臣气比秋风高。
唏嘘千里皆黑色,翻腾万籁为怒号。
日出扶桑不彪炳,龙蛇浮沈大力猛。
如山、如雪挟船飞,海人谓是「长鲸影」。
鉴赏
这首诗《国姓涛歌》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以磅礴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壮举。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郑成功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的开头以“鲸鱼跋浪沧溟里”起笔,形象地描绘了郑成功在海上英勇作战的情景。接着,“岛屿无云雷声起”、“波涛澎湃天低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战场的激烈和紧张气氛。随后,“千秋万古常喑呜,自是孤臣心不死”表达了郑成功虽身处逆境,但心中始终怀有收复失地的决心。
“明人姓郑、名成功”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强调了郑成功作为明朝遗民的特殊身份和他收复台湾的使命。“唐王赐与国同姓,天荒地老开鸿濛”则赞美了郑成功在艰难困苦中开辟新天地的勇气和决心。
“昔日中原纷战骑,为鹍、为鹏风摩翅”通过比喻,展现了郑成功在历史长河中的英勇形象。接下来,“英声直震大江南,钱塘铁弩三千避”赞扬了郑成功的威名远播,连钱塘江边的士兵都为之退避三舍。
“海枯不见孤臣心,潮落常满英雄泪”表达了对郑成功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诗中还提到“泰山横流不能齧,咤?空有冲霄志”,进一步强调了郑成功的豪情壮志。
“归来厦岛天无光,地窄不足供徜徉”描绘了郑成功回到台湾后,虽然身处狭小之地,但他的精神光芒却照亮了整个岛屿。最后,“划断鸿沟不纳款,欲与华岳争累卵”表达了郑成功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决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郑成功的英雄形象,也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