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石室山赏析

石室山

明 · 欧大任
云深南斗墟,朱草半凋疏。
洞长三花树,山藏二酉书。
良常曾不远,宛委更何如。
纵检残编在,惟堪老荷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学问相结合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以“云深南斗墟,朱草半凋疏”开篇,通过“云深”、“南斗墟”、“朱草半凋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荒凉的氛围,暗示了石室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接着,“洞长三花树,山藏二酉书”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室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洞穴深处生长着三花树,山上隐藏着丰富的书籍,既展现了山林的生机勃勃,又暗喻了知识的宝藏和学问的深厚。

“良常曾不远,宛委更何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者的怀念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这里的“良常”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圣贤或智者,而“宛委”则可能是指传说中的宝藏之地,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智慧的追忆和对未来未知的期待。

最后,“纵检残编在,惟堪老荷锄”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学问与生活的态度。即使在古老的文献中还能找到一些线索,但对于他来说,更愿意过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或许是在田间劳作,享受田园之乐。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质朴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学问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