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李君还秦兼寄怀其舅孔德太史(其四)赏析

送李君还秦兼寄怀其舅孔德太史(其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为予催李汉,文录早成之。
往日昌黎婿,而今伯道儿。
全书留太华,副本在京师。
作序题前后,芜言不敢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送李君还秦兼寄怀其舅孔德太史》系列作品之一的第四篇。诗中充满了对友人李君归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已故舅父孔德太史的怀念之情。

首句“为予催李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君归乡的期待与催促,透露出一种急切而又不舍的情绪。接着,“文录早成之”则暗示了李君在文学上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君才华的赞赏。

“往日昌黎婿,而今伯道儿。”这一联通过对比,既赞美了李君过去的成就,也预示了他未来的辉煌。这里“昌黎”指韩愈,韩愈曾娶过昌黎县的女子,此处借以赞美李君;“伯道”则是指孔融,孔融的儿子孔胤,因早逝而被称为伯道,这里用来表达对李君未来可能遭遇的感慨。

“全书留太华,副本在京师。”这两句描绘了李君的作品将被广泛流传,一本留存于太华山,另一本则留在京城,寓意着李君的文学成就将被后世铭记。

“作序题前后,芜言不敢辞。”最后两句表明诗人愿意为李君的作品撰写序言,即使语言平庸也不推辞,体现了对李君作品的重视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已故舅父的怀念,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