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苦疥赏析

苦疥

明 · 陶安
奔走二十年,一身事鞅掌。
洁素无疮痍,但觉肌肤长。
自从去岁来,昼夜苦疥痒。
爬搔血濡爪,手足生劳攘。
纤虫穴皮内,蠹我恣所往。
恐是心火炎,精神减清爽。
杯茶服苦参,效验不可强。
何况民痍多,元气待培养。
当使疾痛除,临风动遐想。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苦疥》诗,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社会疾苦的关注和自我身心状态的反思。首句“奔走二十年,一身事鞅掌”描绘了诗人长期忙碌的生活,仿佛被繁重事务牵绊。接下来,“洁素无疮痍,但觉肌肤长”看似写身体状况良好,实则暗示内心的疲惫。

然而,自“自从去岁来,昼夜苦疥痒”起,诗人的笔触转向了自身的疾病——疥疮,形象地刻画了日夜受其折磨的痛苦。“爬搔血濡爪,手足生劳攘”生动描绘了病痛带来的困扰与挣扎。诗人认为可能是内心焦虑(“恐是心火炎”)导致了身体的不适,同时意识到社会大众的疾苦更为严重,需要疗养元气(“何况民痍多,元气待培养”)。

最后,“当使疾痛除,临风动遐想”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疾苦能够得到解决,自己也能从中解脱出来,引发深沉的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关注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