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七首(其一)
陶潜官罢知今是,梵志人归叹昔非。
白骨观成看世妄,青山招隐与心违。
桃花一雨平湖满,且乞长竿守钓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首句"三十七年聊把玩",表达了诗人回顾自己漫长岁月时的淡淡感慨,似乎在说人生如梦,时间匆匆。"峻坡驰马只轮飞"则通过骑马疾驰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与活力。
接下来,诗人以陶渊明辞官自比,"陶潜官罢知今是",暗示自己理解了人生的真谛,不再执着于世俗功名。"梵志人归叹昔非"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如今的归隐生活虽然与初衷不符,但内心却有所领悟。
"白骨观成看世妄"揭示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认识,认为世间繁华皆为过眼云烟。"青山招隐与心违"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与内心的追求有所冲突。
尾联"桃花一雨平湖满,且乞长竿守钓矶"以自然景象作结,诗人希望在春雨中泛舟垂钓,享受宁静的生活,暂时忘却世间的纷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词语解释
把玩的意思:[释义](动)〈书〉拿着赏玩。 [构成]偏正式:把(玩 [例句]把玩玉雕。(作谓语)...
白骨的意思:(1).尸骨;枯骨。《国语·吴语》:“君王之於 越 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故 扁鹊 不能肉白骨, 微 箕 不能存亡国也。” 唐 杜甫 《兵车行》:“君不见 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弔英贤!”《文汇报》1983.8.14:“苍松掩不住白骨,红岩染透了鲜血。”(2).泛指死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刀笔舞闻,曲相开脱,遂使凶残漏网,白骨沉寃。”(3).白色果...
驰马的意思:(1).驱马疾行。《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陆机<羁宦>》:“驰马遵 淮 泗 ,旦夕见 梁 陈 。” 沉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学到后来却是驰马射箭,再多学些便是摆阵。”(2). 孙权 时称小船。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孙权舸船》:“ 孙权 , 吴 之主也。时号舸为赤龙,小船为驰马。言如龙之飞于天,如马之走陆地也。”...
钓矶的意思: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磯。”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遶钓磯。”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磯。” 清 杜濬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橈傍钓磯,江风初起浪花稀。”...
梵志的意思:(1).梵语意译。指婆罗门。 印度 古代四个种姓之一。《旧唐书·西戎传·天竺》:“俗皆徒跣。衣重白色,惟梵志种姓披白叠以为异。”《翻译名义集·外道》:“婆罗门……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独取梵名,惟五 天竺 有,餘国即无。诸经中梵志即同此名。”(2).梵语意译。古 印度 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称。《大智度论》卷五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若人聆至寂,寄説表真冥;能令梵志遣,亦使群魔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
官罢的意思:(1).解除官职。 唐 耿湋 《春日即事》诗之二:“家贫僮僕慢,官罢友朋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官罢得丝髮,好买百树桑。”(2).听凭官方断结。与“私休”相对。《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如今闹是闹了个乌烟瘴气,駡是駡了个破米糟糠,也不官罢,也不私休,却叫他们把摔碎了的那院子瓦给一块块整上,这分明是打主意揉搓活人。”...
观成的意思:看到成果。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遹观厥成。”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民可与观成,不可与图始。”《清史稿·兵志十一》:“今铁厂自经始至观成,用欵繁鉅,所有奏明拨用之欵,早经用罄。”...
青山的意思:◎ 青山 qīngshān[green hill]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三十的意思:(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十七的意思:十分之七。《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注:“世之所重,则十言而七见信。”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
桃花的意思: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
心违的意思:心愿没有达到。 唐 杜甫 《忆昔行》:“秋山眼冷魂未归,仙赏心违泪交堕。”...
一雨的意思:(1).一场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许杰 《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2).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 皎然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招隐的意思:(1).征召隐居者出仕。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杨慎 《春兴》诗:“难教迟暮从招隐,拟把生涯学醉歌。” 清 周亮工 《与王启伯总戎》诗:“ 小山 有赋人招隐,大树无心世任看。”(2).招人归隐。 唐 骆宾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诗:“闻君招隐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诗:“珍重故人招隐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杨承宪 《三姝媚》词:“拂拂空香,引访秋骚客,来歌招隐。”...
志人的意思:指守志隐逸之士。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凡所谓志人者,不必在乎禄位,不必须乎勛伐也。”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