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沧浪渔隐为陈规训导赋赏析

沧浪渔隐为陈规训导赋

明 · 陈琏
沧浪渺何许,乃在均之阳。
泠泠浸霞采,湛湛涵天光。
中有隐君子,渔钓日尚羊。
风吹紫兰佩,露湿芙蓉裳。
持竿弄明月,志不在鳣鲂。
时歌欸乃曲,苍茫烟水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渔隐生活画卷。诗人以“沧浪”开篇,引出一个遥远而神秘的隐居之地,通过“渺何许”和“乃在均之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归于自然的氛围。接着,“泠泠浸霞采,湛湛涵天光”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水的清澈与霞光的绚烂融为一体,展现出水体的灵动与美丽。

“中有隐君子,渔钓日尚羊”则点出了诗的主题——渔隐生活。这里的“隐君子”不仅指渔夫,更象征着那些追求心灵自由、不为世俗所累的人。他们每日以钓鱼为乐,心无旁骛,远离世俗的纷扰,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

“风吹紫兰佩,露湿芙蓉裳”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渔隐生活的雅致与高洁。紫兰佩和芙蓉裳,既是对渔夫服饰的想象,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暗示了渔夫虽身处自然,却能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最后,“持竿弄明月,志不在鳣鲂”表达了渔夫的生活态度。他们手持鱼竿,与明月相伴,其志不在捕获鱼虾,而是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时歌欸乃曲,苍茫烟水长”则以歌声和辽阔的水面作为结尾,进一步强化了渔隐生活的悠远与超脱。歌声在苍茫的烟水中回荡,仿佛是心灵深处最真挚的呼唤,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内心自由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