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约之
宋 · 王安石
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
无方可救药,相值久无憀。
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
无方可救药,相值久无憀。
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君:你。胸:内心。
寒:冷硬。
痞:病痛。
我:我。
齿:牙齿。
热:焦虑。
摇:颤动。
无方:没有办法。
救药:救治。
相值:相对。
久无憀:长久无聊。
秦越人:扁鹊(古代名医)。
魂逝:灵魂逝去。
莫能招:无法召回。
观:审视。
此身:这副身躯。
不实:空虚。
如:如同。
芭蕉:芭蕉叶。
翻译
你的内心像寒痞般冷硬,我的牙齿因焦虑而颤动。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救治,长久相对只能感到无聊。
想寻找像扁鹊那样的名医,但灵魂已逝去无法召回。
只能审视这副身躯,空虚如同剥开的芭蕉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健康不佳的关心和无奈。诗中的“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描绘出朋友身体不适,自己也感到焦虑不安的情形。“无方可救药,相值久无憀”则表现了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对于复杂疾病无法有效治疗的无奈。而“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则是诗人借古代求医问药的典故,表达了对传说中能够起死回生的医者——秦越人的渴望,但实际上却难以找到这样的救星。
最后,“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则用了芭蕉比喻人体虚弱无常,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对健康的珍视。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情感和对朋友疾病的关切,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对于疾病治疗困难的普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