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东禅寺席上次韵送张白斋赏析

东禅寺席上次韵送张白斋

明 · 黄衷
野寺逢僧问远征,彤幨摇动若为情。
蓼花秋老君何去,凤鸟时来道可行。
南郡图书当吏最,西山琴鹤况官清。
还知入郭迟迟思,惟爱寒蝉近晚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东禅寺中与僧人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张白斋即将远行的关切与不舍之情。首句“野寺逢僧问远征”,点明了地点与事件,诗人与僧人在荒郊野外的寺庙中相遇,僧人询问友人的远行之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接着,“彤幨摇动若为情”一句,以彤幨(古代仪仗队中的旗帜)的摇动象征着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形象生动。

“蓼花秋老君何去”一句,通过秋天老去的蓼花,暗示季节更迭,友人即将离去,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凤鸟时来道可行”则以凤鸟的出现象征友人旅途的顺利与吉祥,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南郡图书当吏最,西山琴鹤况官清”两句,通过描述友人任职之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其官场生活的清廉与雅致,展现了友人的品格与生活情趣。“还知入郭迟迟思,惟爱寒蝉近晚声”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迟归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离去后寂静夜晚的寒蝉鸣声的特别喜爱,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与离别的深刻体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