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画梅为章次公成之题四首(其二)赏析

画梅为章次公成之题四首(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为谁厌尘世,屏迹入荒林。
山月冻逾瘦,溪烟春转深。
清寒高士梦,静穆贵人心。
欲觅追陪者,茫茫不可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遁入荒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山月冻逾瘦,溪烟春转深”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象征隐士内心的孤寂与淡泊。山间之月在寒冷中显得更加清瘦,溪边之烟在春天里愈发浓深,这样的描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隐士心境的宁静与深远。

“清寒高士梦,静穆贵人心”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这里的“清寒”并非指物质上的匮乏,而是指心灵的纯净与超脱;“高士梦”指的是高尚品德与理想追求的梦境,表达了隐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理想的坚守。“静穆贵人心”则强调了隐士内心的平和与高贵,即使在孤独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尊严。

最后,“欲觅追陪者,茫茫不可寻”表达了隐士对于知音难遇的感慨。在如此高远的精神世界中,能够真正理解并陪伴他的人是稀少的,这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也是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与遗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