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回春谷赏析

回春谷

金 · 赵秉文
冰崖雪柱道人家,谷榜回春事巳夸。
却恐阳和在泉底,未春先发忍冬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春景图。诗人赵秉文以“冰崖雪柱道人家”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隐居生活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脱俗的氛围。接着,“谷榜回春事巳夸”,通过“回春”二字,不仅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生命与希望的回归,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表面的春意盎然上,而是进一步深入思考,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却恐阳和在泉底,未春先发忍冬花。”诗人担心温暖的阳光可能还深藏于地下,而在这尚未完全复苏的季节里,忍冬花却已悄然绽放。这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也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即使在严寒之中,也能孕育出生命的奇迹。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不仅描绘了春回大地的景象,更蕴含了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赵秉文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使得这首《回春谷》成为一首既具画面感又富含深意的佳作。

词语解释

春事的意思:(1).春耕之事。《管子·幼官》:“地气发,戒春事。”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宋 王初寮 《履道象州上元》诗:“幽怀不自閒,欲逐春事起。安得五亩园,种蔬引江水。”(2).春色;春意。 唐 徐晶 《同蔡孚<五亭咏>》:“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明 刘基 《次李子庚韵》:“风落餘花春事非,愁心烟雨共霏霏。” 清 曹寅 《菜花歌》:“四月 吴 中春事足,四郊花气穿城瀆。”(3).特指花事。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道人的意思:[释义](1) (名)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2) (名)古代也称佛教徒为道人。 (3) (名)〈方〉佛寺中打杂的人。 [构成]偏正式:道(人 [例句]出家当道人。(作宾语)...

冬花的意思:(1).冬季开花。《史记·秦本纪》:“﹝ 献公 ﹞十六年,桃冬花。” 北周 王褒 《周太保尉迟纲墓碑》:“危松擢本,且观后彫之质;贞桂挺生,便结冬华之叶。”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云蒸地热无霜霰,桃李冬华匪时变。”(2).中药名。款冬花的别名。(3).鱼秧的一种。以夏花饲养,长到三五寸长,于冬季出塘,作为培养成鱼的鱼种。...

回春的意思:◎ 回春 huíchūn(1) [return of spring]∶冬去春来,草木重生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2) [bring back to life]∶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3) [rejuvenate](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

忍冬的意思: 忍冬为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花蕾和初开的花名金银花,带叶的茎枝名忍冬藤,花蕾和初开的花、带叶的茎枝均供药用。亦作观赏植物。中国大部分地区多有分布,不少地区已栽培生产,其中以河南、山东所产最为闻名。日本和朝鲜亦有出产。忍冬入药,在中国始见于梁代的《名医别录》,初用茎枝及叶,金银花至明代后开始被推广使用。...

人家的意思:[释义](1) (代)指自已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人家都不怕;就你怕。(作主语) (2) (代)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相近。你把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吧。(作宾语) (3) (代)指‘我’(有亲热或俏皮的意味)。原来是你呀;差点没把人家吓死。(作宾语) [构成]附加式 [反义]自己...

先发的意思:首先发起。《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尝与主爵都尉 汲黯 请閒, 汲黯 先发之, 弘 推其后。”《三国志·魏志·任峻传》:“ 董卓 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大抵讥誚之语,先发者未必切害,而报復者往往奇险深酷。” 明 何景明 《势成篇》:“﹝ 陈涉 ﹞泽中一呼而四海响应者,彼皆有欲起之心,而俟先发者也。”...

阳和的意思:(1).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鹤仙》词:“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明 刘基 《梅花》诗之三:“不是孤芳贞不挠,阳和争得上枯枝。”(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鳩,至於识者,犹憎其眼。”《旧唐书·于志宁传》:“今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 元 萨都剌 《雪中妃子》诗:“疑是阳和三月暮,杨花飞处牡丹开。”(3).温暖;和暖。 唐 陈子昂 《谏刑书》:“狱吏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