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二月偶见文文水龙舟图发兴摹之既录原诗于上并和一诗
清 · 翁同和
具区三万六千顷,容我山椒著一村。
小拓轩窗临绝壁,更栽桑竹满平原。
琼靡讵起湘累魄,玉磬难寻学博孙。
从此入林甘寂寞,尚嫌箫鼓隔江喧。
小拓轩窗临绝壁,更栽桑竹满平原。
琼靡讵起湘累魄,玉磬难寻学博孙。
从此入林甘寂寞,尚嫌箫鼓隔江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翁同和看到一幅文文水龙舟图后激发的灵感,他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喧嚣世事的疏离。首句"具区三万六千顷"以太湖广阔之景开篇,象征着心境的宽广。"容我山椒著一村"则写出诗人希望在山水之间建一小村,过着简静的生活。
"小拓轩窗临绝壁,更栽桑竹满平原"进一步描绘理想中的居所,轩窗小巧而临峭壁,增添了几分孤高;平原上遍植桑竹,寓意着田园诗意。"琼靡讵起湘累魄,玉磬难寻学博孙"借典故表达对超凡脱俗、不慕名利生活的追求,湘累指屈原,博孙指孔子弟子子游,暗示诗人不愿如古人般沉沦或追名逐利。
最后两句"从此入林甘寂寞,尚嫌箫鼓隔江喧"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享受孤独的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热闹的厌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