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渡口
唐 · 施肩吾
天堑茫茫连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桥。
钱塘渡口无钱纳,已失西兴两信潮。
钱塘渡口无钱纳,已失西兴两信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堑:形容极长且深的大河,像天然的壕沟一样难以跨越。沃焦:古代神话中的地名,象征极远或极热之地。
秦皇:指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君主。
安桥:修建桥梁,确保交通通行。
钱塘渡口:指杭州的钱塘江渡口。
无钱纳:没有足够的钱财来支付过桥费用。
西兴:古代地名,在今浙江杭州附近,与钱塘江渡口相邻。
两信潮:可能指潮汐涨落的两次信息,也可能暗指重要的通信往来。
翻译
广阔的天堑连接着沃焦,秦始皇为何不在此建桥呢?钱塘江渡口无法支付过桥费用,已经失去了西兴的两次潮汐信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钱塘渡口》,通过对钱塘江渡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帝王功业短暂性的感慨。
"天堑茫茫连沃焦"一句,以宏大之势描写长城或其他古代防御工事的雄伟景观,同时通过“沃焦”暗示了一种荒凉与废弃的氛围,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秦皇何事不安桥"中,“秦皇”指的是始皇帝,统一六国、修建长城和宫室的伟大人物。诗人通过“不安桥”的说法,暗示了秦朝虽然有着宏伟的建筑,但最终也无法抵御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侵蚀。
"钱塘渡口无钱纳"一句,从字面上看,是在描写钱塘江渡口没有船只收取过路费用的情景,但更深层次上的寓意是,尽管这个地方曾经繁华,但现在却是冷清无人问津。
"已失西兴两信潮"中,“西兴”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也有可能是对古代某个繁荣时期的象征性称呼。这里“两信潮”的“信”,可以理解为定时或预定的意思,暗示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江渡口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时间流逝以及物是人非的感慨。施肩吾以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怀交织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