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门远眺
拂水两行垂柳绿,烧空万朵刺桐红。
弥陀寺古归辽鹤,罗汉门高断塞鸿。
省识兴亡弹指事,遗民犹说草鸡雄。
词语解释
草鸡的意思:◎ 草鸡 cǎojī(1) 〈方〉(2) [hen]∶母鸡(3) [coward;timid]∶形容人胆小软弱或举止猥琐...
垂柳的意思:◎ 垂柳 chuíliǔ[weeping willow] 乔木,雌雄异体,树枝细长,柔软下垂,叶子基部宽,前端渐尖。也叫“垂杨柳”...
春风的意思:◎ 春风 chūn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刺桐的意思:...
弹指的意思:...
断塞的意思:堵塞。《梁书·武帝纪上》:“凶徒炽聚,断塞津路。”...
高断的意思:英明判断。《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时 谢渊 、 谢厷 等各陈便宜”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 《会稽典录》:“ 公绪 早夭,同盟所哀。闻其子志行明辩,而被闇昧之谤,望诸夫子烈然高断,而各怀迟疑,非所望也。”...
高断的意思:英明判断。《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时 谢渊 、 谢厷 等各陈便宜”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 《会稽典录》:“ 公绪 早夭,同盟所哀。闻其子志行明辩,而被闇昧之谤,望诸夫子烈然高断,而各怀迟疑,非所望也。”...
两行的意思:(1). 庄子 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两行”。《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郭象 注:“任天下之是非。”(2).两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诗·周南关雎诂训传》 唐 陆德明 题注:“故训旧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义,所以两行。”(3).两者一起施行、实行。《新唐书·吕諲传》:“始在 河西 ,悉知诸将能否,及为尹,奏取材者数十人总牙兵,故威惠两行。”...
辽鹤的意思:(1).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刘禹锡 《遥和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冥鸿何所慕, 辽 鹤乍飞迴。” 宋 周邦彦 《点绛唇·伤感》词:“ 辽 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元 赵孟頫 《东阳八景楼》诗:“羽士曾闻 辽 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宁调元 《壬子感事四章》之一:“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 辽 鹤有啼痕。”(2). 辽东 人 丁令威 ,学道后化鹤归 辽 ,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事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后以“辽鹤”指代千年。 ...
柳绿的意思: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緋红,用银朱紫花合。桃红,用银朱燕支合。肉红,用粉为主,入燕支合……柳緑,用枝条緑入槐花合。”...
楼上的意思:◎ 楼上 lóushàng[upstairs] 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罗汉的意思:◎ 罗汉 luóhàn(1) [梵 Arhat; Buddhist saint]∶佛教称断绝一切欲念,解脱一切烦恼的僧人;已达到涅槃的佛教和尚(阿罗汉之省,梵 arhat)(2) [portly]∶指矮胖、腰围粗而神态庄严的人...
弥陀的意思:◎ 弥陀 mítuó[Amitabha Buddha] 阿弥陀佛的略称。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中最大的佛...
南屏的意思: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为 西湖 胜景之一。 宋 苏轼 《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我识 南屏 金鯽鱼,重来拊槛散斋餘。” 元 张翥 《多丽》词:“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 南屏 。” 明 无名氏 《溜滴子·西湖》曲:“分明人世中,埋没洞府。回首 南屏 ,转觉路迂。” 清 宋琬 《送李方山之溟南幕府》诗:“ 西泠 雨后暮潮长, 南屏 月落晓鐘沉。”...
塞鸿的意思:(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唐 白居易 《赠江客》诗:“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宋 苏轼 《次韵马元宾》:“塞鸿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岂可期。”(2).相传 汉 苏武 被拘于 匈奴 ,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 唐 王仙客 苍头 塞鸿 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宋 张元干 《兰陵王》词:“羞衾凤空展,塞鸿难託,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 明 ...
烧空的意思:映红天空。 宋 孙光宪 《河传》词:“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 宋 苏轼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祐僧舍作诗记之》:“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
省识的意思:犹认识。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汗漫不省识,怳如乘桴浮。”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弟子出遗像,乃一老僧。使今见其人,亦不復省识矣。”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再赠梁汾》词:“多少殷勤红叶句,御沟深不似天河浅。空省识,画图展。” 郁达夫 《毁家诗纪》七:“省识 三郎 肠断意, 马嵬 风雨葬花魁。”...
望中的意思:(1).视野之中。 唐 权德舆 《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 甘谷 行初尽, 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兴亡的意思:◎ 兴亡 xīngwáng[rise and fall (of a nation)] 兴盛与衰亡...
一望的意思:(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迎春的意思:(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 ,迎接春季到来。《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郑玄 注:“迎春,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后汉书·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 。车骑服饰皆青。” 唐 韦缜 《读春令赋》:“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轮。”(2).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指事的意思:(1).六书之一。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序》:“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2).谓手指某事。《释名·释长幼》:“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3).阐明事理,叙述事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 唐 元稹 《杜君墓志铭》:“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效 杜子美 作诗,其劲峭严密,指事泛情,时时夐至絶处。” 清 赵翼 《瓯北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