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万竹亭赋赠吴汝琇赏析

万竹亭赋赠吴汝琇

明 · 史鉴
我家竹林在平地,土浅丛疏叶憔悴。
君家万竹连高岗,俪美潇湘与清渭。
崖光谷色相吐吞,石涧潺湲潆复奔。
鹧鸪啼秋白日暝,蛟龙捲雨翻沧溟。
红泥亭子开中央,朱阑碧甃周为防,孔屏翠帐齐腾光。
秋兰罗生瑶径旁,光风泛转菲菲香。
翠阴满地凝不散,绿水荡漾云茫茫。
美人挟瑟调清商,朱弦高张分雁行。
一弹再鼓发浩倡,清声入云哀怨长。
凤凰翱翔下寥廓,帝子不见山苍苍。
我为万竹歌,歌长唾壶缺。
平生不饮今醉之,醉后不禁双耳热。
夜深起舞月明中,猛虎一声山石裂。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竹林深处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竹林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先,诗人以自家竹林与友人之家的竹林进行对比,前者“土浅丛疏叶憔悴”,后者“万竹连高岗”,通过“俪美潇湘与清渭”这一比喻,不仅突出了友人家竹林的繁茂与秀美,也暗含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接着,诗人描绘了竹林中的自然景观,“崖光谷色相吐吞,石涧潺湲潆复奔”,生动展现了竹林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鹧鸪啼秋白日瞑,蛟龙捲雨翻沧溟”这一动态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幽静与神秘。

随后,诗人转向对竹林中建筑的描写,“红泥亭子开中央,朱阑碧甃周为防”,红泥亭子与四周的碧绿池塘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亭子周围“孔屏翠帐齐腾光”,翠绿的帷幕与亭子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华贵而清新的氛围。此外,诗人还提到了秋兰与光风,它们“罗生瑶径旁,光风泛转菲菲香”,不仅丰富了竹林的生态多样性,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诗意。

在这样的环境中,美人弹瑟,音乐悠扬,“一弹再鼓发浩倡,清声入云哀怨长”。凤凰翱翔,帝子不见,象征着音乐的高雅与深远。最后,诗人以“我为万竹歌,歌长唾壶缺”结束,表达了对竹林美景及音乐艺术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自然景观、建筑布局、音乐艺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