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君玉(其二)
宋 · 章甫
老大何堪客,穷愁略不醒。
发因閒事白,眼为好山青。
月下南飞鹊,风前自照萤。
倚君如玉树,蒲柳愧雕零。
发因閒事白,眼为好山青。
月下南飞鹊,风前自照萤。
倚君如玉树,蒲柳愧雕零。
注释
老大:年老。何堪:怎能承受。
客:客居。
穷愁:忧愁。
略不醒:几乎无法摆脱。
发:头发。
閒事:无谓的忧虑。
白:变白。
眼:眼睛。
好山:美景。
青:明亮。
月下:月光下。
南飞鹊:南飞的喜鹊。
风前:微风中。
自照萤:萤火虫闪烁。
倚君:依靠你。
如:如同。
玉树:玉树般稳固。
蒲柳:蒲柳(比喻柔弱易凋零)。
愧:感到惭愧。
雕零:凋零。
翻译
年老之人怎能承受客居他乡的困苦,忧愁几乎无法摆脱。头发因为无谓的忧虑而早早变白,眼睛却因欣赏美景而显得明亮。
月光下,南飞的喜鹊在空中掠过,微风吹过,萤火虫在眼前闪烁。
我依靠你如同倚靠一棵玉树般稳固,而自己却像蒲柳般易凋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赠李君玉(其二)》。诗中,诗人以自身经历抒发了对老去和贫困的感慨。"老大何堪客"表达了对年华易逝、漂泊他乡的无奈,"穷愁略不醒"则揭示了生活的困苦使诗人难以摆脱忧愁。接下来,诗人通过"发因閒事白,眼为好山青"描绘出头发因忧虑而早白,但对美景仍保持敏感的形象,展现出坚韧的生活态度。
"月下南飞鹊,风前自照萤"借物寓意,月夜中的鹊鸟南飞,如同诗人内心的思归之情,而萤火虫在风前闪烁,象征着即使生活艰难,仍有微弱的希望。最后两句"倚君如玉树,蒲柳愧雕零"将自己比作挺拔如玉树的朋友,而自谦为易凋零的蒲柳,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以及对自己的自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坚韧与自省,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