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丁丑杂诗四之三(其一)赏析

丁丑杂诗四之三(其一)

近现代 · 林庚白
代往长留楚汉纷,鸿沟此日亦中分。
止戈欲限幽并界,班马求全冀察军。
东去江流终未厌,群飞海水直如焚。
危邦横议消沈尽,伏阙诸生更不闻。

词语解释

班马的意思:◎ 班马 bānmǎ[scattered horse] 离群的马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楚汉的意思:(1).指 秦 汉 之际, 项羽 、 刘邦 分据称王的两个政权。《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且两雄不俱立, 楚 汉 久相持不决……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 东陵 跡芜絶, 楚 汉 休征讨。” 明 高启 《赠李外史》诗:“我闻 安期 古策士,亲见 楚 汉 争雌雄。”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 汜水 敖仓 ,是 楚 汉 提戈边界。”(2).指 楚 地 汉水 之滨。 唐 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少年落魄 楚 汉 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王...

伏阙的意思: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唐 独孤及 《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诚,伏闕请命。” 宋 陆游 《跋临汝志》:“﹝ 欧阳澈 ﹞ 建炎 初伏闕上书,论大臣误国。” 康有为 《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诗:“ 辽 、 臺 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车多。”...

伏阙的意思: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唐 独孤及 《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诚,伏闕请命。” 宋 陆游 《跋临汝志》:“﹝ 欧阳澈 ﹞ 建炎 初伏闕上书,论大臣误国。” 康有为 《东事战败联十八省举人三千人上书》诗:“ 辽 、 臺 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车多。”...

海水的意思:◎ 海水 hǎishuǐ(1) [seawater]∶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海水浴(2) [brine]∶海洋中的水(3) [the sea]∶海海水不可斗量...

鸿沟的意思:[释义](名)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楚汉相争时是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比喻明显的界线。 [构成]偏正式:鸿(沟 [例句]不可逾越的鸿沟。(作宾语)...

求全的意思:[释义](1) (动)要求完美无缺(多含贬义)。求全思想。(作定语) (2) (动)希望事情成全。处事经常委曲求全。(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求|全...

群飞的意思:◎ 群飞 qúnfēi[swarming] 昆虫在迁移或交配时所发生的成群飞舞的现象...

危邦的意思:不安宁的国家。《论语·泰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明 刘基 《嘉兴路重修陆宣公书院碑铭》:“出入危邦,扶持庸君。” 郁达夫 《中年次陆竹天氏韵》:“叔世天难问,危邦德竟孤。”...

消沈的意思:见“ 消沉 ”。...

幽并的意思:幽州 和 并州 的并称。约当今 河北 、 山西 北部和 内蒙古 、 辽宁 一部分地方。其俗尚气任侠。因借指豪侠之气。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 幽 并 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五:“举子 尉迟匡 , 幽 并 耿概之士也。”《金史·文艺传下·元好问》:“歌謡慷慨,挟 幽 并 之气。”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排阁一少年,其气为 幽 并 。”参见“ 幽并儿 ”。...

止戈的意思:停止干戈,平息战事。《后汉书·种拂传》:“为国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兇贼兵刃向宫,去欲何之!”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况我乘破竹,彼继覆车,止戈之期,翘足可待。” 明 吴承恩 《平南颂》:“时属胜残,止戈戢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故不惮星霜,爰有止戈之意。”参见“ 止戈为武 ”。...

中分的意思:(1).均分。《庄子·德充符》:“ 王駘 ,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 鲁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乃与 汉 约,中分天下。” 唐 白居易 《同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诗:“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中分。”(2).从中间分开。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 白鷺洲 。”(3).分裂。 元 赵孟頫 《岳鄂王墓》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清 顾炎武 《羌胡引》:“是以祸成于 道君 ,而天下遂以中分。”指房屋从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 沉括 ...

诸生的意思:◎ 诸生 zhūshēng[a student called a scholar who went to school in the Ming Dy- nasty]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