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携家筠庄露坐池上分韵得谁字
宋 · 李弥逊
累石骊泉十丈围,周遭种柳未成丝。
溪童掬水得明月,山客扫花安屈卮。
一榼团栾儿女语,四更历落斗牛垂。
拦街白叟笑相问,倒着接䍦歌者谁。
溪童掬水得明月,山客扫花安屈卮。
一榼团栾儿女语,四更历落斗牛垂。
拦街白叟笑相问,倒着接䍦歌者谁。
注释
累石:堆积的石头。骊泉:泉水名。
未成丝:柳树尚未长出细丝。
溪童:溪边的孩子。
明月:明亮的月亮。
屈卮:古代的一种酒器。
团栾:团圆、亲密的样子。
斗牛:星宿名,指斗宿和牛宿。
白叟:老者。
接䍦:接酒杯。
翻译
巨大的石头围绕着骊泉,十丈见方,柳树还未长出细丝。溪边的孩子捧起水,水中倒映着明亮的月亮,山中的客人清扫着落花,准备饮酒。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着亲昵的话,夜已深,斗牛星低垂。
街头的老者笑着询问,是谁在倒着接酒唱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累石骊泉十丈围"写出了山间泉水环绕之景,"周遭种柳未成丝"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未来的憧憬。"溪童掬水得明月"和"山客扫花安屈卮"分别描写了孩子们在溪边玩耍与山中隐者自在生活的情景,展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诗意境。
"一榼团栾儿女语"可能是描绘家庭温馨的场景,而"四更历落斗牛垂"则暗示了夜深人静之时,星象的变化。"拦街白叟笑相问"和"倒着接䍦歌者谁"展现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诗人对历史遗存的探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田园生活、家庭温情以及夜晚星象的细腻描绘,构建出一个宁静、和谐而又不失深邃的意境。李弥逊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功力,将诗中的每一景、每一物都赋予了生动的生命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古朴而宁静的画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