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舟过南山用琴韵(其一)
宋 · 李弥逊
唤起骑鲸玉树埋,江边琢语亦佳哉。
眼看云起山容改,坐觉春随花信来。
隔水村深寻径入,系船门窄待僧开。
个中有句无人道,更遣丰隆着雨催。
眼看云起山容改,坐觉春随花信来。
隔水村深寻径入,系船门窄待僧开。
个中有句无人道,更遣丰隆着雨催。
注释
唤起:召唤。骑鲸:神话中的仙人乘鲸。
玉树:形容仙境或高洁之士。
埋:隐藏。
江边:河边。
琢语:吟诗构思。
佳哉:好极了。
云起:云彩升起。
山容改:山景变化。
春随花信:春天随着花开的信息。
隔水:隔着溪流。
村深:村庄深处。
寻径入:寻找路径进入。
系船:系牢船只。
僧开:僧人开门。
个中:其中。
无人道:无人能说。
丰隆:古代传说中的雷神。
着雨催:催促下雨。
翻译
呼唤骑鲸的仙人,玉树深藏在仙境中,江边吟诗也别有韵味。看着云起山色变换,坐着感受春天随着花开的消息来临。
穿过小溪深入村庄寻找路径,停船在门口等待僧人开门。
这其中的佳句无人能言,还得让雷公助兴,下场雨来催促欣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送别之景,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画面。首句“唤起骑鲸玉树埋”,可见诗人想象中的仙境,玉树被神话中的鲸鱼所乘而掩埋,意在描绘超凡脱俗之景象,同时也暗示着送别的不舍与依恋。接着“江边琢语亦佳哉”表明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琢语即细谈,江边之所以佳,是因为它承载了友情或爱情的甜蜜。
第三句“眼看云起山容改”,则是景象转换,由静态到动态,从现实到幻想,云起山色随之改变,显示出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紧密联系。下句“坐觉春随花信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欣赏,以及通过花开花落体验时间流逝和生命更新。
中间两句“隔水村深寻径入,系船门窄待僧开”,则是具体描写送别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刻画,如隔水的深村、寻觅小径、系舟等,展现了送别时的沉思与期待。
最后两句“个中有句无人道,更遣丰隆着雨催”,表达了一种无言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在此不直接抒发离别之苦,而是通过内心独白和外界的风雨,来传递这种复杂微妙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送别时刻心理活动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