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李伯时画诗
宋 · 晁补之
东房携卷绕幕行,西房卷作堕地声,纸山间出笔阵横。
李侯画若禅眼透,观鱼玄沙骨竦瘦,舟中渊明细若豆。
归心只爱玉花骢,不须棘针学痴翁,恼渠愁作眉斗红。
李侯画若禅眼透,观鱼玄沙骨竦瘦,舟中渊明细若豆。
归心只爱玉花骢,不须棘针学痴翁,恼渠愁作眉斗红。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李伯时画诗》。诗中描绘了李伯时的画作场景,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画面的细节和艺术效果。首句“东房携卷绕幕行”描绘了观看者在室内围绕画卷移动的情景,显示出画作的吸引力。接着,“西房卷作堕地声”夸张地写出卷轴展开时的声响,暗示画作的规模和内容丰富。
“纸山间出笔阵横”进一步描绘画面的密集与生动,仿佛笔触如山,纵横交错。诗人赞赏李伯时的绘画技艺,称其“画若禅眼透”,意指他的画作具有深远的洞察力和禅意。接下来,诗人以“观鱼玄沙骨竦瘦”形容画中鱼的形象,既有生动的形态,又带有一种超然的气质。
“舟中渊明细若豆”则细致描绘了画面中的动态,如同水中豆粒般清晰可见。诗人对画作的热爱溢于言表,他更愿意欣赏这幅画中的玉花骢(可能是指马),而不是效仿“痴翁”般的执着。最后两句“不须棘针学痴翁,恼渠愁作眉斗红”表达了诗人对李伯时画作的赞美,认为无需模仿他人,只需欣赏其作品就能引发内心的情感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赞扬了李伯时的画艺,并传达出对艺术美的深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