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其四)
宋 · 艾性夫
枯桐斲山骨,弦以冰蚕丝。
信指发孤调,悠然造希夷。
扬以寄吾欢,抑以写吾悲。
悲欢生我心,无庸他人知。
我若有黄金,不铸钟子期。
寄语伯牙翁,绝弦良可嗤。
信指发孤调,悠然造希夷。
扬以寄吾欢,抑以写吾悲。
悲欢生我心,无庸他人知。
我若有黄金,不铸钟子期。
寄语伯牙翁,绝弦良可嗤。
注释
斲:砍削。冰蚕丝:极寒之地的蚕丝,比喻珍贵或稀罕。
孤调:孤独的曲调,特指独特或深情的音乐。
希夷:深远、玄妙的境界。
扬以寄吾欢:通过音乐表达我的喜悦。
抑以写吾悲:通过音乐倾诉我的哀伤。
钟子期:古代知音故事中的人物,比喻知己。
绝弦:停止演奏,放弃音乐。
良可嗤:非常可笑,表示不屑。
翻译
枯萎的梧桐砍削山骨,用冰蚕丝做琴弦。信心满满地弹奏出孤独的旋律,悠然间达到深远的境地。
我借音乐传达我的快乐,也借它抒发我的悲伤。
悲伤与欢乐都源于我内心,无需他人知晓。
如果我有黄金,也不会用来铸造能理解我的钟子期那样的朋友。
我对伯牙老先生说,放弃音乐实在可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名为《杂言·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诗歌。
“枯桐斲山骨,弦以冰蚕丝。”这里的“枯桐”指的是老桐树,而“斲山骨”则形象地描述了制作琴瑟所需的坚硬材料。古代制琴多选用桐木,因为其质地紧密、声音清脆。而“弦以冰蚕丝”则是比喻琴弦的细腻和洁白,犹如蚕丝一般。
“信指发孤调,悠然造希夷。”诗人以手指轻拨琴弦,发出悠扬的旋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扬以寄吾欢,抑以写吾悲。”这里表达了诗人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哀伤之情。
“悲欢生我心,无庸他人知。”这两句表明诗人的情感是深藏于心,不需外露给旁人知道,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我若有黄金,不铸钟子期。”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如果他拥有黄金,也不会去铸造那些世俗的钟鼓,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寄托。
“寄语伯牙翁,绝弦良可嗤。”最后两句则是在向古代高明琴师伯牙传达自己的心声,同时也在表达对他那样的艺术境界的赞美与追慕。伯牙的琴艺之高,甚至能使听者忘记世间纷扰,只留下深切的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音乐这一载体,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艺术纯粹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