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虎臣汪仲淹二子
明 · 欧大任
丰干曾有尺书裁,木末芙蓉两度开。
紫气青牛何日遇,朱霞白鹄半天来。
将因夜月乘租舫,可及秋风过钓台。
倘入名山还报汝,江南空忆大鄣才。
紫气青牛何日遇,朱霞白鹄半天来。
将因夜月乘租舫,可及秋风过钓台。
倘入名山还报汝,江南空忆大鄣才。
鉴赏
这首诗以隐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期待的画面。首句“丰干曾有尺书裁”,借用了古代传说中丰干和尚的故事,暗示着某种秘密或信息的存在,预示着即将发生的重要事件。接下来,“木末芙蓉两度开”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象征着机遇或转折的两次出现,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
“紫气青牛何日遇,朱霞白鹄半天来”两句,运用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紫气东来”和“青牛”(老子骑的神兽)的典故,以及“朱霞白鹄”的意象,表达了对智慧、真理和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未来的相遇或启示可能来自超乎寻常的途径。
“将因夜月乘租舫,可及秋风过钓台”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动,通过“夜月”和“秋风”这样的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将在宁静的夜晚或秋风中采取行动,或许是在寻求知识、智慧或是实现某种目标。
最后,“倘入名山还报汝,江南空忆大鄣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展望和对友人的期待。这里“名山”可能象征着高深的学问或精神追求的圣地,而“大鄣才”则可能是对友人才能或成就的一种肯定。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未来成就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浪漫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