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游鹿苑寺赏析

游鹿苑寺

宋 · 郭祥正
游遍湘西山,晚至鹿苑寺。
平冈列城郭,长松肖兵卫。
入门尤清凉,读碑辨往事。
乃知阿育王,曾此藏舍利。
浮屠当殿阴,令人竦瞻视。
宝网敷金云,倏忽变苍翠。
僧云秋杪时,月静甘露坠。
大觉去无踪,山祗自灵异。
白鹿不我逢,残花在岩际。
居者多寿老,安禅信无累。
筇衲为生涯,心不坠情伪。
源源听法语,陶陶袭和气。
簪绅胡为乎,顶踵缚忧愧。
愿从彼上人,预闻第一义。
烦心沃醍醐,顿悟超十地。
聊为鹿苑吟,清梦不成寐。

拼音版原文

jiùfēngyóushǎozhùduōshí

sēngfānjīngshíyuánpānàiyuèzhī

hánchūndàowǎnshānyuǎnmèngguīchí

shàngbèimíngxīnxìnch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湘西山地,最终到达鹿苑寺的所见所感。首句“游遍湘西山,晚至鹿苑寺”点明了行程与目的地。接着,“平冈列城郭,长松肖兵卫”以平缓的山丘与挺拔的松树,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进入寺庙后,“入门尤清凉,读碑辨往事”,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通过阅读碑文,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

“乃知阿育王,曾此藏舍利”一句,将视线拉回古代,提及阿育王在此处藏舍利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随后,“浮屠当殿阴,令人竦瞻视”描绘了寺庙建筑的雄伟与庄严,让人心生敬畏。“宝网敷金云,倏忽变苍翠”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景。

“僧云秋杪时,月静甘露坠”描绘了秋末月夜的宁静与祥和,甘露的滴落更添几分禅意。诗人感慨于“大觉去无踪,山祗自灵异”,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敬仰与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白鹿不我逢,残花在岩际”一句,以白鹿未遇、残花犹存,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最后,“居者多寿老,安禅信无累”赞美了寺庙中僧人们的长寿与内心的平静,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

“筇衲为生涯,心不坠情伪”表明了僧人们以竹杖、袈裟为生活,心灵纯净,不被世俗情感所束缚。“源源听法语,陶陶袭和气”描绘了僧人们不断学习佛法,内心充满和谐之气的情景。

“簪绅胡为乎,顶踵缚忧愧”是对世俗社会中人们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愿从彼上人,预闻第一义”表达了诗人希望跟随高僧,深入领悟佛法的愿望。

“烦心沃醍醐,顿悟超十地”形容了通过佛法的洗礼,心灵得以净化,达到超越凡尘的境界。“聊为鹿苑吟,清梦不成寐”则是诗人对这次旅行体验的总结,虽未能入眠,但心中充满了对鹿苑寺的深深敬仰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