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周所谐(其二)
明 · 徐熥
当年风雨出芝山,行李萧然夜度关。
自谓千秋同艺苑,何期此夕谢人间。
几时客作鸣驴吊,何日人能化鹤还。
一掬木兰溪上泪,溪声应共泪潺湲。
自谓千秋同艺苑,何期此夕谢人间。
几时客作鸣驴吊,何日人能化鹤还。
一掬木兰溪上泪,溪声应共泪潺湲。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哭周所谐(其二)》。诗中以哀悼之情,描绘了对故友周所谐的深切怀念。首句“当年风雨出芝山”,以风雨象征离别之苦,芝山则隐喻着友人的离去之地,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行李萧然夜度关”一句,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友人离别时的孤独与寂寥,夜晚过关更添了几分悲凉。
“自谓千秋同艺苑,何期此夕谢人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友人在艺术道路上共同追求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突然离世的震惊和遗憾。接下来,“几时客作鸣驴吊,何日人能化鹤还。”诗人想象着友人化鹤归来,但又深知这不过是虚幻的愿望,现实中的友人已无法再回到人间,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哀痛。
最后,“一掬木兰溪上泪,溪声应共泪潺湲。”诗人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化为泪水,倾洒在木兰溪畔,而溪水似乎也与泪水共鸣,潺潺流淌。这一场景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