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一)
宋 · 杨万里
上圣临三极,维师正百工。
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
衡岳摧天柱,明堂失栋隆。
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
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
衡岳摧天柱,明堂失栋隆。
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
翻译
古代圣贤君临天地人三界,师德高尚者掌管众多工匠。忠诚廉洁的杨绾与温公,他们一心一意,品德卓越。
衡山天柱崩塌,象征中央殿堂失去栋梁之材。
在初元时期得到了杰出宰相,他无需借助占卜,如非熊兆般显贵。
注释
上圣:古代圣贤。临:君临。
三极:天地人三界。
维师:师德高尚者。
正:掌管。
百工:众多工匠。
忠清:忠诚廉洁。
两杨绾:指两位名叫杨绾的人物。
诚:一心一意。
再:两次提到的。
衡岳:衡山。
摧:崩塌。
天柱:象征中央的栋梁。
明堂:中央殿堂。
失:失去。
栋隆:栋梁之材。
初元:初元时期。
得:得到。
名相:杰出宰相。
卦:占卜。
非熊:非熊兆,古人认为熊为吉兆,非熊则指有非凡才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杨万里所作,名为《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一)》。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表达对已故友人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首句“上圣临三极,维师正百工”中的“上圣”指代郇公,意为最高的圣贤;“三极”则象征宇宙秩序的三个层面,即天、地、人。诗人以此赞颂郇公德高望重,能够教化万物,正如古代圣君所作。
接下来的“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表达了对郇公品格的赞美。“忠清两杨”暗指唐代名将杨志和杨虞卿,以忠和清廉著称。诗人借此比喻,强调郇公德行高洁。
“诚一再温公”则是表达对郇公品性的深切怀念。“诚一”意指真挚不渝的品性,“再温公”则是说郇公虽去,但其恩情犹存,令人回味无穷。
中间两句“衡岳摧天柱,明堂失栋隆”采用了比喻手法。其中“衡岳”指中国五岳之一的衡山,“摧天柱”形象地表达郇公去世后,如同天柱倾倒,天地间失去了支撑。接着的“明堂失栋隆”则是说郇公如同建筑中的大梁一样重要,其去世使整个社会结构受损。
最后两句“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中,“初元得名相”可能指郇公在生前就已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显赫的地位。末句“不待卦非熊”则是说郇公的智慧和能力超乎常人,甚至超过了古代著名的占星家。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秩序、历史人物、建筑物等元素的运用,以高度敬仰之情怀念逝者。杨万里在此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文学功底,通过对郇公品德与才干的赞颂,将哀悼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