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淮南别业号石田山房指韵求诗仍依次用
元 · 宋褧
窈曲愚公谷,萦旋戴氏池。
人从西掖召,文任北山移。
畦稻收新粒,岩花艳故枝。
地因人愈胜,心共景相宜。
户昼孙常闭,园春董不窥。
纷华忘世变,衷素付天知。
暗筱藏仙客,乔林叫窃脂。
淮流纡大带,楚岫作修眉。
辋水堪摩诘,樊川称牧之。
山房空蕙帐,猿鸟望归期。
人从西掖召,文任北山移。
畦稻收新粒,岩花艳故枝。
地因人愈胜,心共景相宜。
户昼孙常闭,园春董不窥。
纷华忘世变,衷素付天知。
暗筱藏仙客,乔林叫窃脂。
淮流纡大带,楚岫作修眉。
辋水堪摩诘,樊川称牧之。
山房空蕙帐,猿鸟望归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马伯庸在淮南别业——石田山房的生活与环境,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愚公谷的蜿蜒曲折与戴氏池的萦回相映,寓含着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人从西掖召,文任北山移",暗示了诗人曾有过仕途的经历,但如今选择远离尘嚣,投身于田园之中。"畦稻收新粒,岩花艳故枝",描绘出丰收的景象和山岩间花朵的生机,展现出农耕与自然的和谐。
"地因人愈胜,心共景相宜",表达了人与环境的相互提升,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户昼孙常闭,园春董不窥",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守和对自然的深深沉浸。
"纷华忘世变,衷素付天知",诗人超脱世俗,将繁华抛诸脑后,只愿内心纯净,与天地同在。"暗筱藏仙客,乔林叫窃脂",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山林中的神秘与活力。
"淮流纡大带,楚岫作修眉",以河流和山峦比喻淮南的地理风貌,富有诗意。最后两句,"辋水堪摩诘,樊川称牧之",将石田山房与唐代诗人王维(摩诘)和杜牧(樊川)的名所相提并论,赞美其艺术价值。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为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以及对个人心境的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