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袁御医芳洲
明 · 唐顺之
家本东南海上村,翻因避世向金门。
熊经自信窥真诀,鸿宝还将献至尊。
鸣佩偶随供奉侣,下帘长对道家言。
山人不厌少生事,种橘年来满故园。
熊经自信窥真诀,鸿宝还将献至尊。
鸣佩偶随供奉侣,下帘长对道家言。
山人不厌少生事,种橘年来满故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东海边村落的山人,因避世而偶然涉足金门,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熊经”和“鸿宝”,分别借用了道家修炼和珍稀药材的典故,暗示了主人公对道术和自然之美的追求与理解。他不仅自信于修炼之道,还愿意将所学贡献给尊贵之人,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鸣佩偶随供奉侣,下帘长对道家言”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这位山人与朝廷官员一同出行时的场景,以及他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家哲学的深入探讨。通过“鸣佩”这一细节,展现了他虽身在尘世,但心系道家精神的形象。
最后,“山人不厌少生事,种橘年来满故园”表达了山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满足,通过年复一年种植橘树,不仅丰富了家园,也象征着他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实践。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独特的人生态度和精神世界,充满了浓厚的道家哲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