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巫山遵陆以避黑石诸滩大雨不可行泊驿中一日吏士自秭归陆行者亦会
宋 · 范成大
巫山信是阳云台,客行五日云不开。
阴晴何常有朝暮,夜雨少休明复来。
今朝水长不知数,没尽山根苍石堆。
东矶西矶尽如削,大滩小滩俱若雷。
不知瞿唐复何似,想见万顷淙一杯。
祗今水剂已壮矣,闻道陆程尤艰哉。
摩围隘口石生角,蹋飒坡前泥似醅。
眼前安得故园路,江沙江草便青鞋。
阴晴何常有朝暮,夜雨少休明复来。
今朝水长不知数,没尽山根苍石堆。
东矶西矶尽如削,大滩小滩俱若雷。
不知瞿唐复何似,想见万顷淙一杯。
祗今水剂已壮矣,闻道陆程尤艰哉。
摩围隘口石生角,蹋飒坡前泥似醅。
眼前安得故园路,江沙江草便青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范成大在宋朝时期从巫山沿陆路行走,避开险恶的黑石诸滩和大雨的情景。他将巫山比喻为阳云台,暗示其高峻。诗中写到连续五日阴雨连绵,水势汹涌,山根被淹没,两岸石壁陡峭,滩头巨浪如雷鸣。诗人不禁想象瞿塘峡的壮观,但此时水势已十分猛烈,陆路行程更为艰难,途经之处如摩围隘口的石头锐利如角,踏过蹋飒坡前的泥地如同踩在酒糟上。
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渴望能尽快踏上归乡之路,哪怕只能欣赏江边的沙草,穿着青鞋漫步。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旅途感受,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旅程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