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云新铸釜斛与今太府寺尺及权衡若合符契复次前韵
宋 · 司马光
裁筒累黍久研精,况复新修釜斛成。
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
既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
若欲世人俱信服,凤凰再集颍川城。
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
既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
若欲世人俱信服,凤凰再集颍川城。
鉴赏
此诗通过对古代乐器和度量工具的修复与新铸,抒发了诗人对于恢复古代文化、音乐和道德的渴望。"裁筒累黍久研精"表明对古代乐器的研究和重现是极为细致和深入的。"况复新修釜斛成"则显示出对古代度量工具的重视和恢复。
"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当下的人心向善。"既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中,"乐律符今尺"指的是音乐和度量标准与古代相符合,而"但恐箫韶似郑声"则表现出对当时流行的不良音乐风格(以郑国之声为代表)的担忧。
最后两句"若欲世人俱信服,凤凰再集颍川城"寓意深远,表明诗人希望通过恢复古代文化和道德来获得人们的普遍信任和尊崇,而"凤凰再集颍川城"则是对美好愿景的描绘,凤凰是一种吉祥的鸟类,象征着和平与繁荣,颍川城则可能指向古代文化的重心或理想之地。
诗中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于恢复正统道德与音乐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