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邓氏山楼赏析

题邓氏山楼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楼外罗浮紫翠浓,焚香日礼老人峰。
高堂已似商颜皓,令子还同万石恭。
花萼三珠含雨露,凤雏千仞上芙蓉。
清秋相访来珂里,兼喜文章有大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居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邓氏山楼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首句“楼外罗浮紫翠浓”以“罗浮”点出山名,紫色与翠绿交织,渲染出山色的丰富与层次感。“焚香日礼老人峰”,既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崇敬,也暗示了对先贤的追思与膜拜,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接着,“高堂已似商颜皓,令子还同万石恭”,将山楼比作商颜,赞美其高雅与尊贵,同时以“令子”和“万石恭”比喻邓氏家族的后代,既体现了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也暗含了对品德与智慧的推崇。

“花萼三珠含雨露,凤雏千仞上芙蓉”,运用象征手法,以“花萼三珠”、“雨露”、“凤雏”、“千仞”、“芙蓉”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高洁脱俗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与美德的传承。

最后,“清秋相访来珂里,兼喜文章有大宗”,表达了诗人对邓氏山楼的向往与拜访之情,同时也对邓氏家族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表示赞赏与喜悦,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氏山楼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家族精神与文化的赞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人文美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欣赏,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