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迁村居二首(其一)赏析

迁村居二首(其一)

唐 · 李洞
移居入村宇,树阙见城隍。
云水虽堪画,恩私不可忘。
猿涎滴鹤氅,麈尾拂僧床。
弃逐随樵牧,何由报稻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移居乡村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移居入村宇,树阙见城隍”表明诗人离开了喧闹的城市生活,搬到了一处被树林环绕的村庄之中,可以望见远处城墙的轮廓。这不仅是空间位置的转换,也象征着心灵状态的改变。

紧接着,“云水虽堪画,恩私不可忘”两句中的“云水”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清净与自由,而“堪画”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然而,即便是在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中,诗人的心中仍然保留着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不舍,这是通过“恩私不可忘”来表达的。

在接下来的两句“猿涎滴鹤氅,麈尾拂僧床”中,“猿涎滴鹤氅”形象地描绘了猿猴从高处跳跃而下的场景,其间有清泉飞流形成的气氛;“麈尾拂僧床”则是说长着美丽羽毛的小兽偶尔会跳到僧人的坐具上轻拂。这些生动的自然画面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细腻观察,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弃逐随樵牧,何由报稻粱”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已经与普通百姓无异,他不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只是跟随着打柴的人或者牧羊人,以此来维持简单的生活。这里的“何由报稻粱”意味着诗人对于过去的恩惠和收获,虽然现在的生活简朴,但他仍然心存感激,不忘昔日之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