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其二)赏析

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其二)

明 · 郭之奇
忧时注将总偏词,昧昧何如一个思。
淮蔡深谋全倚度,西人寒胆独称琦。
公孙阿世终蒙落,司马闻边始戒夷。
自下邦家分利殆,祇今中外问安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中的第二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忧时注将总偏词”,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局的忧虑,认为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往往会有偏颇之处。接着,“昧昧何如一个思”则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淮蔡深谋全倚度,西人寒胆独称琦。”这两句描述了淮蔡地区深谋远虑,依靠策略来解决问题,而西方的人们则因为胆寒而只能称颂某人的智慧。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在面对问题时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式。

“公孙阿世终蒙落,司马闻边始戒夷。”这一联通过典故,批评了那些为了迎合世俗而行事的人最终会遭到失败,而像司马这样的智者,在边境危机出现时才开始警觉。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品质和实际行动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自下邦家分利殆,祇今中外问安危。”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内部利益纷争导致的不安定状态的担忧,以及对当前国内外局势的深切关注。诗人呼吁人们关注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安全,避免因个人或局部的利益而忽视大局。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问题的敏锐洞察,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通过对比、引用历史典故等手法,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