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读秋笳集有感即效吴夫子体赏析

读秋笳集有感即效吴夫子体

清 · 揆叙
开卷飒飒悲风生,仿佛纸上闻笳声。
杨朱自向歧路哭,王粲岂免思家情。
弱龄文章超流辈,洛下传闻纸增贵。
嘉誉曾标三凤凰,就中季札尤称最。
从来才命两相妨,失水抟风岂有常。
未许扁舟归鹤市,翻教尽室窜龙荒。
骨肉流离滞边徼,混同江冷霜飞蚤。
亭伯空衔去国悲,初明漫上通天表。
啮雪吞毡二十春,饱经险阻历艰辛。
莺花尚忆江南月,节序徒伤漠北人。
时时握管摅情素,万恨千愁此中露。
生还虽赋草堂词,旅梦犹惊瓯脱路。
我昔从游骑竹年,遗编展玩泪潸然。
休言塞外心颜苦,剩有人间著作传。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揆叙的《读秋笳集有感即效吴夫子体》以悲凉的秋风起笔,描绘出阅读古诗时感受到的哀婉气氛,仿佛能听见纸上的胡笳声,唤起了对历史人物如杨朱和王粲的共鸣。诗人称赞集中的文章才华横溢,超越同辈,特别提及季札的赞誉,暗示了作者对文学成就的敬仰。

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命运多舛,才华与困厄常常相伴,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隐士那样归隐,反而被迫流放到荒僻之地。骨肉离散,生活艰辛,即使身处寒冷的边疆,仍不忘怀故土和江南的美好。诗人通过抒发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坎坷的感慨。

最后,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游学经历,面对亡友的作品,不禁泪流满面。他提醒读者,尽管塞外生活艰难,但这些著作将流传人间,成为不朽的见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深情理解和独特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