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九日微冷赏析

九日微冷

明 · 杨慎
巴谚教移火,邠风戒授衣。
病嫌添夜漏,寒觉爱朝晖。
吊月吟蛩苦,迎霜候雁稀。
黄花羞白发,不肯放荆扉。

拼音版原文

yànjiàohuǒbīnfēngjièshòu

bìngxiántiānlòuhánjuéàicháohuī

diàoyuèyínqióngyíngshuānghòuyàn

huánghuāxiūbáikěnfàngjīngfē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杨慎在九日这个季节感受到的微冷气候。首联"巴谚教移火,邠风戒授衣"引用了古代习俗,暗示天气渐凉,人们开始准备换季衣物,体现了秋天的到来。接下来的"病嫌添夜漏,寒觉爱朝晖"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更加敏感于夜晚的寒冷和早晨的阳光,流露出淡淡的忧郁情绪。

"吊月吟蛩苦,迎霜候雁稀"通过写月夜下的蟋蟀哀鸣和稀疏的南飞大雁,渲染出秋日凄清的气氛,也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黄花羞白发,不肯放荆扉"以菊花自比,感叹岁月催人老,即使面对萧瑟的秋景,也不愿闭门不出,流露出一种坚韧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九日的微冷气候,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哲理,展现了诗人深沉而感性的内心世界。

词语解释

白发的意思:◎ 白发 báifà[white hair] 白头发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不肯的意思:◎ 不肯 bùkěn[will not;would not]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朝晖的意思:早晨的阳光。 晋 陆机 《日出东南隅行》:“ 扶桑 升朝暉,照此高臺端。” 宋 王安石 《永昭陵》诗:“神闕淡朝暉,苍苍露未晞。” 碧野 《报晓峰》:“地球运转十多个小时以后,又是一片朝暉!”...

风戒的意思:劝勉告诫。 明 刘基 《书绍兴府达鲁花赤九十子阳德政诗后》:“予闻《国风》、《雅》、《颂》,《诗》之体也,而美刺风戒,则为作《诗》者之意。”...

候雁的意思:见“ 候鴈 ”。...

黄花的意思:◎ 黄花 huánghuā(1) [goldflower]∶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2) [citron daylily]∶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3) [chrysanthemum]∶菊花(4) [virgin]∶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黄花闺女...

荆扉的意思:柴门。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白日掩荆扉,对酒絶尘想。”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诗:“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巖下偃荆扉。” 宋 陆游 《野兴》诗:“从今谢人事,终日掩荆扉。” 清 黄景仁 《步从云溪归偶作》诗:“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

授衣的意思:(1).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毛 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马瑞辰 通释:“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一说谓官家分发冬衣。 孔颖达 疏:“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 唐 羊士谔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 宋 陆游 《初寒》诗:“伤心到处闻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2).农历九月的别称。《初学记》卷三引...

霜候的意思:下霜季节。 清 曹寅 《看西廊秋叶》诗之二:“锦窝人易嬾,霜候雁频差。”...

夜漏的意思:夜间的时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 汉 郑玄 注:“夜漏未尽,鷄鸣时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 唐 韦应物 《骊山行》:“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 宋 梅尧臣 《和韩仲文西斋闲夜有怀》诗:“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 清 冯桂芬 《马中书传》:“至 青浦 夜漏三下,衔枚薄城,迟明克之。”...

吟蛩的意思:(1).蟋蟀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蟋蟀,一名吟蛩。一名蛩。秋初生,得寒则鸣。”《埤雅·释虫》:“蟋蟀之虫,随阴迎阳,一名吟蛬。”(2).鸣叫着的蟋蟀。 宋 范成大 《道中》诗:“月冷吟蛩草,湖平宿鷺沙。”...

迎霜的意思:犹遇霜。谓天寒。 唐 高适 《九月九日酬颜少府》诗:“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唐 鲍溶 《客途逢乡人旋别》诗:“牢落岁华晏,相怜客中贫。迎霜君衣煖,与我同一身。”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