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澹归行化五羊
明 · 释函是
五年辛苦走山城,搆得名蓝惬老情。
画壁楼台笔下起,莲花宫阙舌头生。
看云只有三冬日,冒雪还登二月程。
春草自青潮到处,江流偏作送人声。
画壁楼台笔下起,莲花宫阙舌头生。
看云只有三冬日,冒雪还登二月程。
春草自青潮到处,江流偏作送人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跋涉山城五年,最终在一处名胜之地安度晚年的生活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修行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联“五年辛苦走山城,搆得名蓝惬老情”点明了僧人历经艰辛,终于在名山大川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满足了他老年的愿望。这里“名蓝”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蓝色莲花,象征着清净与解脱。
颔联“画壁楼台笔下起,莲花宫阙舌头生”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僧人通过智慧与修行,将心中的理想世界一一呈现出来,无论是墙壁上的画作,还是口中吟诵的经文,都仿佛是真实的楼台宫阙,充满着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看云只有三冬日,冒雪还登二月程”则展现了僧人不畏艰难,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飘雪的时节,都坚持修行与探索的精神。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对僧人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精神的赞颂。
尾联“春草自青潮到处,江流偏作送人声”以春草的生长和江水的流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江水的“送人声”也寓意着僧人在修行之路上的指引与陪伴,以及对后辈的教诲与激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充满了禅意与哲思。